可轉念一想,當歸家之后,和家人擠在狹小的公寓樓房里,瞧著外頭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標識,隔著玻璃窗圍觀室外毫無年味的氣氛,內心是否有些窘迫?既然渴望年味,渴望自由與放松,何不帶上家人,逃離擁擠的城市,回到僻靜的鄉野之交,尋一處年味的根。冬游周莊,或許會是你不錯的選擇。
在600年前的江南大地上,一名叫沈萬三的周莊男子已經走出了一條通向財富與自由的道路。在元末亂世中,沈萬三以周莊為根基,沿著蜿蜒纏繞的水道向北進發,在太倉劉家港出海走番,積累了富可敵國的家產。他的兒子迎娶了另一位著名昆商、昆曲藝術的重要贊助者顧阿瑛之女,他的事業,使周莊與當時如日中天、信仰“利潤即美德”的商業帝國威尼斯產生交集,今天,兩大水鄉各自閃耀東西方文明圈。
全國各地過年,都要討個好口彩,連打碎了東西都要“碎碎平安”。周莊人的口彩,則是可愛的“圓食”。
若這些都只是美好幻想,至少先讓肚腹圓起來吧。
這種采購年貨的方式,極不走心。何不安排一次周莊之行,順便在周莊年貨大街上掃蕩一番?在全福南路年貨大街,周莊水鄉傳統年貨和經典工藝集中呈現,老灶頭、糖畫、各色水鄉小吃、萬三春酒、對聯、面人等,選擇太多,更有身著水鄉傳統服飾的表演者們打連廂、挑花籃、舞龍舞獅,載歌載舞,點亮新年。有的看、有的吃、有的買、有的玩,這樣的豪華集市——“年市”,周莊人已經做了上百年,再不來玩,你就太落伍了。
中國古代,宋朝人最重視元宵節,稱“上元節”。蘇軾寫《南鄉子.宿州上元》,一句“飛火亂星球,淺黛橫波翠欲流”,天上地下,道盡佳節繁華景。周莊誕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(公元1086年),正是北宋最好的時候,繼承了宋人遺風的周莊,元宵節也一直過得有滋有味。
在2017年的周莊“十五鬧元宵”活動上,游客們可以與當地原住民共同游賞傳統的賞花燈、猜燈謎。元宵佳節,是對“年”的告別,過完這一天,就讓純正的國風帶給你滿滿力量與自信,沖進更多挑戰的2017吧!